东北二王事件:张作霖与吴佩孚的权力之争 (东北二王事件始末)
文章编号:557
2024-11-16
事件背景
东北二王事件发生在20世纪初的北洋政府时期,这是张作霖和吴佩孚之间的一场权力斗争。张作霖是奉系军阀首领,控制着东北三省;吴佩孚是直系军阀首领,控制着中央政府和华北地区。

事件经过
第一次直奉战争
1922年4月,吴佩孚对张作霖发动第一次直奉战争。战争初期,直系军队势如破竹,占领了津浦铁路沿线和山东大部。但张作霖依靠日军的支持,稳住了阵脚,并发动反攻。最终,奉军在山海关大捷,迫使直系军队退回关内。
第二次直奉战争
第一次直奉战争结束后,张作霖和吴佩孚达成停战协议。但双方并未化解矛盾,反而积怨更深。1924年9月,吴佩孚再次对张作霖发动第二次直奉战争。这一次,直军声势浩大,出动兵力近40万。而奉军则以逸待劳,占据有利地形。
战争初期,直军在河南和湖北地区取得进展。但奉军在山东和东北展开了顽强抵抗。10月,奉军在热河大捷,扭转了战局。随后,奉军向关内发起全面反攻,直军连连败退。11月,奉军攻入北京,吴佩孚下野。张作霖控制了中央政府。
事件影响
东北二王事件深刻影响了北洋政府的政治格局:
- 张作霖成为北洋政府的首领,掌握了全国政权。
- 直系军阀衰落,吴佩孚被迫下野。
- 奉系军阀崛起,成为北洋政府的主导力量。
- 中国政局更加混乱,军阀混战加剧。
主要人物
张作霖
张作霖(1875-1928),奉系军阀首领,人称“东北王”。他出身草莽,早年靠土匪起家,后投靠清政府。辛亥革命后,他逐步统一东北三省,建立起庞大的奉系军阀。
吴佩孚
吴佩孚(1874-1939),直系军阀首领,人称“玉帅”。他出生于河南,早年毕业于保定军校。袁世凯称帝后,他投靠段祺瑞,后出任安徽督军。1920年,他控制了中央政府,成为北洋军阀的实际掌权者。
总结
东北二王事件是北洋政府时期一场激烈的军阀混战,反映了当时中国政局的混乱和军阀割据的严重。张作霖和吴佩孚都是野心勃勃的军阀,他们的权力之争最终导致了北洋政府的崩溃和中国的进一步分裂。
本文地址: http://xiaojiuz.com/hlwzxwz/d81adb8f715dbb3ba535.html